2024 年终总结
什么,已经要 2025 年了?!
感受
如果要给今年选择一个关键词的话,那么我会选择「适应」,在一个环境安定了下来,然后就开始待住了。时间变得像是静止了一样,上下班然后周末躺躺,然后再上下班。这样没什么不好——如此平平淡淡几十年,直到大厦崩塌(大概率是因为持续的不健康生活作息导致生大病)。不过依我这种用了电脑一段时间就忍不住想重装一遍的性子,这种情况或许持续不了几年,但今年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我证明了我能自己一个人过活,哪怕之后到一个重装的新环境我也能适应住。
同时重装也不意味着从零开始,总会有一些「东西」会在重装之前做好备份送往下个环境,今年的「适应」的过程就是在准备者这些「东西」。
形而下
那么在此就把这些「东西」列举出来吧,年终总结有一份 fedi 版的还有一个针对阅读的,那么在此处我也想列举一下准备了那些「东西」。
Steam Deck
今年前半年一直没有怎么玩游戏,因为带来的 switch 的手柄有点问题,肩键有点不灵敏了(任天堂的奇妙品控)。后半年就想找个设备玩一下游戏就产生了想买个 Steam Deck 的念头,刚好那段时间 fedi 上看到了转手的消息就这么巧合的入手了。
Steam Deck 的性能虽然不太行只能达到勉强运行近年 3A 低画质的水平,但对于我倾向的独立游戏类别反而刚刚好甚至有点牛刀了。虽然在入手后游戏时间依然只有每周五六个小时的程度,但是花在买游戏的钱反而比之前更多了一些,原因我想在于随时能打开就意味随时能看到商店页面,这可不妙。
Logitech K380 蓝牙键盘
那时刚好入手了 Steam Deck 要去折腾背后搭载的 Steam OS (BTW, Steam OS based on Arch) 系统还有那时还在折腾安卓 Emacs ,所以就入手了这个小巧的蓝牙键盘,但后来这两者都通过了 SSH 在电脑上去折腾,所以……吃灰了。
绿联懒得翻看牌子的便宜无线鼠标
同样是为了操作 Steam Deck 而入手的,好像是为了玩 MC ,但自从自己折腾除了一个控制器布局后就没怎么打开过了,所以……吃灰了。
华硕灵耀14 笔电
其实严格来说已经是 25 年了,不过是农历年前买的也算是 24 年吧。原因也是因为一直在用的小破 Surface 只有 4G 内存,不管再怎么优化减少占用也都难以应付当前的浏览器了,所以就产生了更新设备的念头,那么为什么选这款是那时的笔吧评测刚好出了它的评测所以就选了 性能续航两手抓,Ultra 9 285H,灵耀14 2025评测| 笔吧评测室 | Bilibili ,诶,可能我真就是一个这么随意的人吧。
入手之后感想就是 32G 内存是真有着明显提升:浏览器终于不怎么卡了,后台的 Emacs 从蜗居房住进了大豪斯能多舒展筋骨了。不过人啊终究是一种善于「适应」的动物,哪怕升职加薪、住进大豪斯,幸福曲线在升高一阵之后不出半年又会回到平常。不过我也在想我意识到这点能不能延长这个曲线呢?甚至提升前半段的曲线,这也是我今年在思考的「元认识」。
盖世小鸡超新星手柄
因为 Switch 稀烂的手柄所以在入手了这款,选择这款的理由就是支持 Switch 同时 ABXY 的键帽可更换能让我不用额外承受 XBOX 系列布局的认知负担,同时也能运用于 Steam Deck ,不过鉴于我不是一个手柄玩家(虽然现在玩游戏全用手柄),所以在这些控制器上也就没什么太多感想了,就凑合用吧。
TOM 星空飞鸟 23 寸尤克里里
在年中下单然后在春节假期才收到的,当然也算是 24 年的啦,其实也是因为一直在听歌,所以也产生了参与进去的念头,为什么选尤克里里可能就像为什么不买个台式或游戏本而买 Steam Deck 一样吧,中意小巧点的。
目标是在 25 年能弹出个 D 大调卡农,练乐器总是枯燥的,但是在进步也是实打实能感受到的,在「好难,这人类怎么可能做到」的怀疑到一步步凹出来慢慢接近的时候就不得感觉人类大脑的神奇,对于学习能力是否意识才是一个附属品?
Guix & Nix & 开发游戏
软件总归要存在实体上的所以我也把他分为「形而下」的吧,其实在前半年因为参加了春季 Lisp game jam 用 Hoot 时就安上了 Guix ,但深入研究的契机也是 Steam Deck ,因为其设置成不可变系统要折腾其它应用就折腾 Nix ,而鼓捣了 Nix 后就对 Guix 产生了兴趣,所以就深入的折腾了下去。现在正在把常用软件的设置慢慢移到 Guix Home 里。
今年也参加了两场的 Lisp Game Jam ,参加了春秋两个活动参加了做了奇奇怪怪的两个原型游戏(Parenthesis is you by SouthFox for Spring Lisp Game Jam 2024 - itch.io , [little farm by SouthFox for Autumn Lisp Game Jam 2024 - itch.io]),也是因为玩多了游戏所以产生了想参与进去的念头。不过那怕是简单的网页也因为小破 Surface 的性能而有点折磨(但其实都是借口,为什么折磨还是因为骨子里仍是一个死线战士),今年更新了设备能解锁更多的可能希望能探索下不同的场景吧。
各种订阅
- 多领国:后半年靠着它在学德语,虽然多领国只能作为语言学习的辅助手段要正经学习得搞「学术派」看书之类的,但是可能最大的优点就是给了一种在学了的错觉吧。
- Imprint: 一个用各种小动画刷文章和知识的应用,对于「幸福科学」和「西哲入门」我就是从这里「刷」的,视觉化学习对我来说确实是有点用的,但可能真不值 100 刀吧,今年的续费我持保留意见,或许也是我每天的就刷一篇文章还是有点少了,至少要看回本吧。
- curiosity stream: 纪录片界的奈飞,某次搞活动时开的会员,至少要看回本吧,今年的续费我持保留意见……
形而上
老庄
今年看了一些讲庄子的书,但只是一个浏览,没有什么深入。不过我也在思考我为什么没有像庄子那样对世界的那种「绝望」感呢?难道是我身上的「科学趣味」会对这个宇宙和自上而下的宇宙学感到激动而憧憬?
展望
在对于「适应」这个过程感想就是想为「适应」这个过程而去「建造」(这可能是我 25 年的关键词),有点像是 Lisp 的 Eval 和 Apply 的互相影响抑或是埃舍尔的画作《画手》。「建造」好了去「适应」,而「适应」中又提出了新的「建造」需求。对于赛博上的「建造」我想多多钻研下 Guix 然后建设好自托管服务和 dotfiles 管理;而对于思想上,最大的不同就是思想允许空中楼阁的存在,住在空中楼阁也不影响打打地基,所以今年我想多扎实的学一些地基东西例如系统学习和应用 Lisp 还有……数学。
今年有些时间确实闲了点,很多天多都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干,不过我也不想将其叫成懒散,毕竟对于自然界很多生命来说,吃饱喝足了很多时间就是干待着,不会考虑八小时以后的事,可能只有人才会觉其后的每个小时、每天、每月、每年都是关键吧。不过对于之前的行为例如做饭、烘焙或者新的兴趣多一点投入也是今年要考虑的事了,有一些东西搁置了半年但也不意味着是放弃,只是我的任务时间片轮转太久了点罢了。哈雷彗星每隔七十五年也才能看到一次也不妨叫其为彗星,人的坚持又怎么不能算是呢?
如不想授权 Giscus 应用,也可以点击下方左上角数字直接跳转到 Github Discussions 进行评论。